Day2 行程:【蘇州】古運河+寒山寺 【無錫】靈山大佛+梵宮+九龍灌浴+三陽廣場 食:(午)天蜀緣 (晚)山明水秀 宿:雷迪森酒店 |
景點1:船遊蘇州古運河
本來旅行社是把古運河排在晚上,可能因為行程的安排,所以改成次日上午
聽說夜遊古運河,燈光景色很美,但是,對於愛拍自然景物的我,更開心白天遊運河
我們遊的是從蘇州市區到寒山寺這段路程,換言之,我們是坐船進寒山寺的唷,下方為乘船碼頭
到處都是粉牆、小橋、駁岸垂柳,處處是景,處處是美
蘇州古運河實為京杭大運河中其中一段-江南運河
江南運河自鎮江至杭州330公里。貫通長江和錢塘江兩大水系
江南運河流經太湖流域水網地帶,沿線有丹陽、常州、無錫、蘇州、嘉興、杭州等東南重鎮
特別是擁有繁華富庶居全國之首,號稱「天堂」的兩個城市——蘇州和杭州
從鎮江到杭州的江南運河,又稱江南河或官塘河
為京杭運在長江以南的一段,全長400餘公里,主要將長江和錢塘江聯結在一起
《楓橋》有沒有覺得很悉,這就是唐朝著名詩人張繼的「楓橋夜泊」所指的橋
描述張繼離鄉時,船泊在姑蘇城 (今蘇州市)附近的寒山寺時的思鄉情感
note:京杭大運河
京杭大運河,又稱京杭運河或簡稱大運河
這條從春秋吳國到元朝開鑿的運河,不僅是全世界最早、也是最長的一條古運河
這條人工開鑿的河,聯絡北京,天津、河北、山東、江蘇、浙江等地
將海河、黃河、淮河、長江和錢塘江等五大水系連成一氣,成為完整的水運網
歷史上,京杭大運河在隋、唐、元、明、清時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延伸、擴寬
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江南一帶在全國農業發展地位不斷加強、物流需求日益加大所導致的
明、清兩代,又對大運河中的許多河段進行了改造,京杭運河可分成以下幾段:
通惠河、北運河、南運河、魯北運河、魯南運河蘇北運河、不牢河、中運河、里運河、江南運河
大運河全長1,782公里,是著名的蘇伊士運河的10倍,更比巴拿馬運河長22倍
古運河堪與著名的萬里長城,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偉大工程
景點2:寒山寺
寒山寺相傳始建於六朝時期的梁武帝天監年間(502年-509年),初名「妙利普明塔院」
唐貞觀年間,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從天台山來此作住持,遂改名寒山寺大工程
寒山、拾得塑像在大殿右面偏殿內。相傳寒山、拾得為唐代異僧
這一段有關兩位高僧一段流傳很廣的對話
寒山問拾得:世間有謗我、欺我、辱我、笑我、輕我、賤我,如何處之乎?
拾得笑曰:只要忍他、讓他、避他、由他、耐他、敬他,不要理他, 再過 幾年,你且看他。
寒山寺的售票大門↓
寒山寺因唐朝詩人張繼的《楓橋夜泊》而聞名中外
「月落烏啼霜滿天,江楓漁火對愁眠,姑蘇城外寒山寺,夜半鐘聲到客船。」
宋代王郇公書張繼詩原刻,早已失傳
明代嘉靖年間,由蘇州著名畫家文徵明重書的一塊,在明末也遭炎毀,碑石破碎,字跡殘缺不全
現在碑廊裡陳列的張繼詩碑刻為晚清著名樸學大師俞樾(號曲園)補書重刻,筆法蒼勁,功力渾厚
寒山寺現存主要建築和古蹟,有大雄寶殿、廡殿、藏經樓、寒山、拾得塑像、碑廊、鐘樓、楓江樓等
「普明寶塔」及其登樓的景像↓
到蘇州寒山寺 「聞鐘聲,煩惱輕,智慧長,菩提增 」
除夕的鐘聲共計108響,有除舊迎新之意
傳說:「唐鐘冶煉超精,雲雷奇古,波磔飛動,捫之有凌」可惜唐代古鐘早已失傳,
明代嘉靖年間,重鑄一口巨鐘,並建造鐘樓,懸掛其間,這只明代巨鐘在明末時流入日本
現寺內有鐘兩口:日本人士明治三十八年(1906年)募鑄的青銅奶頭鐘一口,掛於山門之內
清光緒三十年(1904年),江蘇巡撫陳夔龍鑄巨鐘一口,懸掛於鐘樓之上
園內石造的小沙彌,很可愛唷
離開寒山寺大門外拍攝的普明寶塔
寒山寺在歷史上曾迭遭火災,屢經興廢
破壞最嚴重的是清末庚申年(1860年),清軍與太平軍交戰
竟縱大火,致使層樓傑閣,蕩為煙埃
清光緒22年陳夔龍拓門構堂,並建鐘樓,鑄鐘懸其上,以存古蹟
宣統三年,巡撫程德全與布政使陸仲奇又加修繕,並重建大殿,一時又成為吳中名剎
~ The End ~